21歲重新閱讀喬治・歐威爾《動物農莊》
為了大學的一堂課需要寫的閱讀心得報告,重新讀了動物農莊。
喬治・歐威爾是相當著名的作家,「動物農莊」是他最有名的作品之一。這是一本不管哪個年齡層都可以閱讀的書,內容以動物為主角,就連小孩子都可以理解劇情,但其中也有許多沒有明講的含義,使人長大之後再度閱讀才恍然大悟。我在國小時期就有閱讀過這本書,但是當時對於世界並沒有什麼了解,只單純覺得是本有趣的書,描述一個動物會說話的世界。來到了政大以後,修了許多政治系的課,瞭解到這部作品的重要性,這次重新閱讀一遍,對於書中許多細節有更多的解讀和思考。
1. 人與動物
「動物農莊」的故事開端是動物們聯合趕走人類,但很顯然,以結果來說,並非如原本動物們所希望的。動物們最後變成被豬統治,這樣子真的有比最一開始被人類管制好嗎?以讀者的角度來看很難說,但是對書中的動物們來說,過得再怎麼悲慘,都比被人類統治好。動物們相信人類罪大惡極,在故事中,豬把人類塑造成其他動物的頭號公敵,而除了人類以外的動物,都是自己的朋友,豬的意圖很明顯:宣傳人類是敵人,讓自己的所作所為不那麼邪惡;即便豬其實做了很多跟人類差不多的事情。
在現實世界中,人因為擁有智慧,能宰制其他動物,但人類同時也學習著要尊重生命、愛護動物,不能只為了人類自己的利益,就無限度地消耗自然。在現實中,人類與其他動物不可能是完全平等的存在,大部分的時候人類很輕易就能虐待動物,就如同書中的曼納農莊一樣,動物們若有能力,一定會想要推翻人類。藉由動物推翻人類這個部分,人類應該要了解動物並不是完全沒有自我意識,也不是任人類宰割的低等存在。
在動物農莊的世界,動物與人類的關係變得較為平等,當動物們成立了自己的農莊並運行的很好之後,人類開始與動物做生意。人類的厲害之處是適應能力很強,為了自己的利益能夠不擇手段,原本人類是多麼看不起動物的,察覺動物變強到可能成為一種威脅時,便會放下自尊,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書中描寫到,動物無法完全自給自足,還是有些資源需要透過與人類交易來獲得,以現實世界來說,就像是國家間的貿易,全球化的時代,沒有國家能夠完全不購買其他國家的產品,這樣的狀況必然會牽扯到國際關係,故事中,動物們剛開始與人類交易時曾經被人類騙,真實地描述了國際關係之間,並沒有所謂的朋友,只有很現實的利益。到了故事尾聲的部分,其他動物們目睹了豬與人類共進晚餐的畫面,豬與人類相處得非常融洽,不知道他們之間做了多少利益交換,犧牲了多少其他動物的利益才換來的。
2. 豬與其他動物
以我個人的看法,豬當作領導是非常矛盾的,不同於作者強調豬是最聰明的動物,一般對於豬的看法是很懶、很胖等等,更不用說能言善道或能用後腳站立,我不確定這是否是作者要諷刺的點。
豬逐漸成為壓迫者,就如同人類一樣。書中的角色安排很顯然是在影射共產黨統治,例如說,對於領導者的偶像崇拜,不只是要依靠領導者的威嚴,他的心腹必須是能言善道、善於煽動的角色,在故事中,領導者是拿破崙,心腹事尖聲仔。另外一隻聰明的豬,雪球,則是政治鬥爭下的犧牲者,雪球與拿破侖都算是聰明,但是對於議題有不同的主張,我覺得讀者能夠感受到雪球的主張實際上比拿破崙的更加是為了全體動物農莊的利益著想,拿破崙的則是比較以自己的利益為依歸,但動物農莊如同共產世界沒有民主制度和課責性,最後雪球被批鬥和驅逐。也正是經過這個事件,使動物農莊走向更專制極權。
「動物農莊」這部作品於1945年出版,作者在那個時代就能點出共產統治的弊病,並且用動物世界來影射,比喻得惟妙惟肖,非常驚人,必須對於世界有很深刻的洞察才有可能做出這麼真實的批判。
故事中一個印象深刻的部分是領導者拿破崙的暴行,他幾乎違反了所有動物農莊最初訂立的規則,例如說不使用金錢、所有動物必須相親相愛等,還偷偷竄改動物農莊的規則,他甚至圈養一群兇猛的狗去攻擊違逆自己的動物(也就是真實世界中的批鬥大會),在那場批鬥大會中,大部分的動物並沒有做錯什麼,在氣氛的影響下,說出了自己曾經的小小罪惡,就被處死,非常令人震驚。集權領導者常用各種手段鞏固自己的權勢,這些手段很恐怖,卻能成功,他們很擅長利用人性的弱點,例如群體壓力,人在群體中會傾向表現得和他人一樣,至少差異不要太大,稱為一致性(conformism),如果自己是特殊的那一個,可能就會不舒服或有罪惡感,若他人再用言語加深這些負面感覺,就會更嚴重,使人對於處罰不會那麼反抗,讓集權領導者藉此達到目的。
除了豬以外的大部分動物都很可憐,任勞任怨,對於壓迫也不吭聲。我覺得最初他們開始感覺到拿破崙的行為是不對的時候,其實是有機會和能力反抗他的。只是拿破崙使用各種手段,讓他們相信自己是對的、是站在自己那一方的,久而久之,動物被剝削,就越來越沒有能力去反抗權力膨脹的拿破崙,只能任其擺佈。
現今共產國家的人民處境其實與書中描述的很像,像是許多中國人民不知道香港反送中事件或是警察壓迫人民,又或者北韓人民持續崇拜著金氏家族。我們能夠知道這些事實,而非如那些共產國家的人民一樣被蒙蔽,是因為我們處在民主制度下;即使我們批判民主制度,但我們仍然了解民主制度是最不差的制度。
3. 國家制度
閱讀「動物農莊」讓我開始思考體制對於國家的重要性,政治學的領域中,我們不斷地研究以及辯論哪個制度對於國家來說最好,至今仍然沒有完美的結論。在故事中,除了豬以外的動物,都給人相當愚笨、不知變通的印象,似乎沒有思考能力,當然也不會反抗暴政,或者說,曾經有想過要反抗的動物都被驅逐或是殺掉,剩下的都是那些不會反抗的動物,即使人們可能不想承認,但在現實世界中也是如此,大部分的民眾是弱小、易被操控的,在現代的共產或專制國家中可以發現。
回到古希臘羅馬時期,當時的政治哲學家就已經知道多數人是盲目、容易被操控的,人群只要腐化就變成暴民,民主體制下有著這些盲目的群眾終就導致國家滅亡,因此那個時期的主流並非民主,而是期待有賢明的君主或領導者來統治人民。這樣的想法與當代人人平等的觀念截然不同,預設有些人天生就是比較高等的,有些人投票的價值就是比較高,這在「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的現代看來是很不可思議的。
在決定公共事務時,人們應該以整體的利益為依歸,哪些人能跳脫自身利益,藉由理性來思考事情,進而做出決定?恐怕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未經過思考訓練的人,容易被短暫的利益吸引,或是一時的感性所影響,形成當代熟知的民粹,充滿情感煽動、反智的言語。在民粹興起之下,多數的人民無法看清事實,若又沒有辦法賦予有能力帶領眾人的人權力,是不是就會導致暴民統治,導致國家滅亡呢。
很顯然在「動物農莊」中,拿破崙並不是個好的領導者,他排除異己、欺壓弱小的善類,鞏固自己的權力以及擴大自己的利益。然而除了那些壓迫和秋冬的饑荒特別嚴重以外,動物農莊似乎還是順利的運行著,不僅持續產出作物、建造風車,也開始和外界貿易,故事的結尾並不是動物們被壓迫下導致農莊滅亡,而是動物們雖驚訝拿破崙的誇張行為,但仍然無法改變什麼,農莊也就這樣運行下去。
世界上的專制或共產國家似乎就是這樣子,外人們雖批評那些國家對人權的漠視,但他們仍我行我素,在某種程度上可能自食惡果,但總體來說並不是非常大的打擊,國家也能繼續存續著。在武漢肺炎疫情剛肆虐世界時,各國都很混亂,民主國家因為有制度規範,政府並不像專制國家的政府可以一聲令下直接施行所有的措施,例如說中國政府就可以直接下令封城,不用顧慮當地人民的需求。相較之下,就特別有效率。
經過很多年,人們仍然無法得知,究竟什麼樣的體制是最適合國家的,但是「動物農莊」給人很好的出發點來思考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