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系硬課指南

--

身為上進的大學生(?),選課當然要選那些所謂「很硬」的課

大學生在每個學期開始前,選課的時候都很焦慮,希望能選到自己喜歡的課,才能開心又充實的度過整個學期。眾所周知,大學的課堂形式和內容取決於教授怎麼安排,每堂課都有不同的特色,其中,作業多不多、會不會點名、教授給分高不高是大部分學生關注的點,有時候很精實的課程,也就是所謂很硬的課,卻沒有幾個學生修課。

目前是政大大四的學生,偶爾會遇到學弟妹問課程好不好、值不值得修。一直以來,雖然我也會參考評價,但是大部分選課是看課程有不有趣,後來發現一些看起來很困難的課程其實沒有那麼難,的確可能比那些所謂的涼課要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但真的能學到很多東西。

比起每週普通的聽講三小時最後拿個還不錯的分數,可以與老師互動、用英文上課、與其他系所或外國的同學交流也不差吧。

因此要來推薦四堂在我在政治系這四年中修過的課,皆為政治系開課的選修課。這些課可能因為英文授課、學碩合開、內容看起來很艱澀,選課人數通常都很少,學弟妹不容易找到修過的學長姐。

  1. 日本政府與政治(109–1)

特色:學碩合開、指定閱讀量大

這堂課每個禮拜都有好多份文章需要讀,有長有短,有中文也有英文,會日文也可以讀日文,最好盡量讀完,免得跟不上教授的上課速度,教授也喜歡學生一起討論,有時會非常突然地、被親切地點名回答問題或發表意見,課堂氣氛蠻融洽的。

必須說學完這堂課之後能非常深刻的理解日本政治,自以為了解日本政治就是自民黨、後援會、泡沫經濟等,但這些背後的脈絡其實是更加的複雜,官僚制度、政府組織、選制改革、行政改革等都是學政治學必須關注的,更不用說還有社會變遷和文化。也很佩服教授能將這麼龐大的知識切割成每週的授課內容,主題式地讓學生完整地理解日本政治。

課堂報告是這門課的一大重點,每個小組都要在報告前幾週就開始跟教授討論報告內容,確保內容沒有錯誤且有邏輯,教授會很仔細地指出所有需要修改的地方,真的是讓人壓力很大(笑),以為自己修過政治學方法論就知道怎麼做研究和報告真的是太天真了。

至於,對日本文化有興趣是否值得修這堂課?我認為不需要,不了解日本政治對於體驗日本的文化沒有任何影響,修這堂課反而會覺得很辛苦,真的不需要了解如日本政府對於高齡少子化有哪些對策,都一樣能去享受日劇、茶道、和服等。

2. 自由人權與市民社會(109–1)

特色:英文授課、學碩合開、思想學門、有校外教學

看到英文授課可能就先讓許多學生卻步,更不用說是學政治思想。這堂課一整個學期,就讀一本書:洛克的《政府論》二講,每週都要讀一個主題,裡面包含十幾二十個小章節,且會分配小組在課堂上導讀該週的閱讀內容。

即使洛克的古典自由主義思想非常經典,而且持續影響這當今社會,但要生啃洛克的原文書不是很容易,《政府論》的用字不難,難的是要理解洛克的哲學理論,因此剛開始讀會覺得「看得懂每一個單字的意思,但是組合成一個句子就完全無法理解」,我自己是花了幾個禮拜來適應。

上課的時候可以感受到教授對於洛克或者自由人權的熱情,不斷的促使學生從洛克的書中得到啟發,雖然有些主題比較艱澀,使得課堂上一片沈默,但應該也是深刻思考、反省的機會。即便在學校中,仍然很少有機會認真的討論社會制度、社會正義這些議題,營造一個充足的時間、安靜舒適的場地、有老師的帶領並不容易,更難得的是從政治哲學的角度來討論。

最後來個經典的辯論:學哲學有什麼用?我的一個哲學通識課的助教說,哲學是吃飽太閒的人在學的。我單就政治哲學來回答,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對事情做出判斷,或者說價值衡量,這些決策會影響最後的結果,那這時候我們是否有足夠的視野和思考能力去做出適切的判斷呢,學習哲學可能就是平常可以做的練習。

3. 計量分析軟體在社會科學的應用(109–2)

特色:統計學的延伸、課名看起來很可怕

能夠在這堂課上學習到三個統計應用的軟體:Exel、SPSS、R。統計學是大一的必修課,許多政治系學生的夢魘,不想遇到數學相關的課程是許多社會科學領域學生的心聲,然而當今政治學研究的主流就是量化分析(修政治學方法論的時候聽說的)。

雖然說現在人人都要學程式,這堂課的修課人數好像不到10個人。其實每週的作業不多,不會教很快,不會操作的地方也能請教助教,影響這堂課難度的因素是統計學的基礎好不好,畢竟現在軟體都設計得很好,Excel和SPSS都是按一按軟體就能完成的,主要還是得了解背後的統計學原理,不過基本上都是把統計學課本拿出來複習一下就能上手的。

只有期末報告會要求「在社會科學的應用」,這堂課上所學到的技能可以用在任何領域,現在資料分析、資料處理是很熱門的領域,熟悉這些軟體的操作不論是在學術上或職場上,應該是相當實用的。

4. 非洲政府與政治(110–2)

特色:英文授課、學碩合開

非洲,遙遠的地方,大多數台灣人不了解的大陸。我目前正在修這堂課,放在選課系統的教學大綱看起來有很多課堂上的要求,但其實不然,大學部學生每週主要的工作是讀指定閱讀書籍的一個章節,並沒有特別困難。從學期初上課至今,這堂課最有特色的地方除了修課人數很少,這是一堂外國學生比例相當高的課,大約有一半的同學是外國人,對他們來說,「了解非洲」的意義與台灣人不同,例如來自法國的同學,去了解非洲被殖民時期的歷史同時是了解自身的歷史。

上課時的氣氛很輕鬆,教授會用很多自己的經歷來舉例,幫助學生了解課堂重點,拉近了我們與非洲的距離。教授的知識很淵博,不只是實地走訪非洲的經驗,對於世界局勢的理解讓在學習非洲的同時,可以與其他國家對比並融會貫通。

英文授課是許多台灣學生害怕的,事實上這些課程的重點並非語文,對英文能力的要求並不高,只要有基本的英文能力,基本上都能勝任,台灣教授們用英文上課,並不會講得特別快或用特別難的詞彙。就算考試是英文申論題,教授也不會對於文法、拼字有太多要求,只要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即可。政治學是源自美國的學科,在某些政治學的領域,如果用英文學習,能夠更廣泛的得到知識,避免認知偏差,當需要與外國人討論議題時,也能更熟練這些領域的英文表達。

--

--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