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向女孩》記憶中的那三年

--

散文集《時光走向女孩》的作者是我的高中 — — 新竹女中的國文老師。黃庭鈺老師是我高一的國文老師,雖然只有被老師教到一年,但老師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是2018年從高中畢業的,這本書也於同一年出版,我則是到最近與許久不見的高中舊友聚會,才知道老師出版了這本書。散文集分為五個主題,不僅是紀錄老師在女校任教的大小事,也結合了自身經驗,直白地道出許多日常生活中的遐思。女性作家的敘事方式讓人在溫暖的文字中,能感受到堅定與自信,知道自己要什麼,卻不強求;對於生活,日常運轉的同時,還能細細感受週遭的事物。

賞析大概就到此為止。

我並不是很有文藝氣息的人(所謂文青),平常我鮮少閱讀散文,這類純文學的作品多半讓我感覺過度浪漫,用字艱澀,一下就會失去閱讀下去的耐心,但可能因為對於作者有興趣,也有共同的女校經驗,所以還算有所共鳴,且有順利閱讀完畢。比起欣賞文字和故事,讀這本書更讓我回憶起高中時期,以及更加了解我曾經的國文老師。

我不是很欣賞男校/女校文化,我認為如果國小、國中、大學都是有異性的環境,那就沒有必要在高中這三年進入一個單一性別的環境,尤其舉著能夠更認真讀書的名義。許多人認為讀男校/女校的期間累積了特別的回憶,是男女合校無法經歷到的,但也沒辦法說讀男女合校就不能擁有特別的回憶,創造特別的回憶很多時候是因為人,不一定是因為環境。

如果能選擇,我會選擇男女合校的原因,是我一直以來都希望能看到各式各樣不同的人,包含有不同興趣,擅長不同的事情,對事情有著不同看法的人,第一志願高中已經用成績將學生篩選一遍了,再用性別篩選一遍,我想這樣的學校可以說是個巨大的同溫層,就算不討論同溫層造成的深遠影響,單以有不有趣來說,單一性別學校還是無趣許多。

庭鈺老師讓我印象深刻,老師不像傳統認知的那種古板國文老師,而是可以在上課因為一時興起,天南地北聊到不知道哪去,似乎也不會吝嗇於聊自己私事的老師,總是很自然地談起自己身邊的事情,這讓剛進高中的我心裡有種嚮往,希望自己也能不害羞、有自信對自己的事侃侃而談。

老師做過一個活動讓我很難忘,活動是讓同學了解易經的卜卦和簡單的占卜方式,還可以問問題,請老師占卜占卜。國文課很少有老師會擺脫沈悶的課文,還願意設計有趣的活動,難怪高二要重新分班時,最難過的就是沒辦法再上庭鈺老師的國文課了。

雖然說我只有給老師教到一年,但是緣分沒有在這裡結束。雖然我不是個文藝青年,高中時卻是校刊社的成員,校刊社在竹女是校隊等級的社團,每年的指導老師是由國文科的老師輪流擔任。很幸運地,高二那年校刊社的指導老師換成了庭鈺老師,雖然指導老師並不會干涉社團的事務,但當年身為「庭鈺粉」的我,還是覺得很開心。也許是有多了一層的緣分,讓我在高三畢業前夕,得以鼓起勇氣拿著畢業紀念冊,拉著同學陪我到國文科任老師辦公室請老師簽名。

那時不只是畢業前夕,也是指考前夕。老師問我想要讀什麼大學,我當時放棄學測申請,堅持要考指考,就是希望能考上台大,老師就很認真地給予我祝福。不過老師不知道的是,後來指考成績出爐,我沒有考上台大,而是去了跟老師同一間大學,感受了四年政大的好山好水。

我不是一個會常常回憶起高中時期的人,也不覺得高中三年發生過什麼多了不起的事情,說起來平淡,就是三年過去。在這個機緣下讀了老師寫的書,就想起了平淡的三年中,還有著老師的影子。

--

--

No responses yet